1月4日至6日,十堰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市行政会议中心隆重召开,集团董事局主席刘雁飞作为十堰市人大代表出席会议,并通过《2023十堰两会·代表委员访谈》栏目,发表了“支持新材料项目建成达效”主题讲话,先后被《十堰晚报》、《秦楚网》、《今日头条》等媒体报道。
刘主席讲到:“政府工作报告政治站位有高度,关心民生有温度,统筹全局有广度,分析问题有深度,解决难题有力度。是一份具有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精神的报告。”
刘主席表示,郧西县政府已经与中国城乡建设产业创新协同发展平台以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达成合作意向,拟合作在郧西河夹工业新区建设鄂西北(郧西)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基地,即“鄂西北超低能耗零碳建筑材料装备制造工业园区”。他建议,市政府对该工业园项目给予切实支持,成立工作专班,确定发起的主体单位,聘请中国城乡建设产业创新协同发展平台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作为指导单位,帮助落实该项目尽快完成可研、立项、融资和启动建设。市金融办能牵头总负责,整合政府、企业、证券基金等方面的资源资金,负责在项目立项后三个月内把产业基金建立起来,并启动工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以期尽快推动该项目建成达效。 据悉,集团董事局主席刘雁飞自当选十堰市人大代表以来,一直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在郧西县和十堰市两级人大会上,都积极参与政府相关工作报告研究讨论,每年都向大会提出了多项建议和意见,为我市经济发展献策献力,充分体现了一名企业家应该具有的社会职责和担当。 刘主席在恳请市政府支持建设“鄂西北超低能耗零碳建筑材料装备制造工业园区”的建议中谈到: 根据省委对十堰市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定位,以及我市提出的坚持“治污、降碳、添绿、留白”,加快建设“现代新车城、绿色示范市”,加快壮大数字经济、新型材料、智能装备、清洁能源、现代服务“五新”产业的发展规划,为了进一步切实培育壮大绿色经济,加快产业绿色化,发展节能环保、绿色服务等产业,推动我市在“两山”实践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实现绿色崛起,郧西县正在积极落实以新能源、新材料、数字智造、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三大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其中新能源和新材料是重点,郧西县政府已经与中国城乡建设产业创新协同发展平台以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达成合作意向,拟合作在郧西河夹工业新区建设鄂西北(郧西)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基地,即“鄂西北超低能耗零碳建筑材料装备制造工业园区”。 2022年3月11日,国家住建部正式印发了《“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建筑用能结构逐步优化,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建设发展方式,为城乡建设领域2030年前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该规划要求:积极开展县城、农村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技术、绿色节约型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究与应用,研发县域低碳能源产、供、储、用适宜技术;构建适应高品质绿色建筑发展的新型绿色建材与产业化技术体系,研发高性能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材料、防水密封、装饰装修和隔声降噪材料、相变储能材料。《湖北省超低能耗被动式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经湖北省建设厅批准已于2021年12月31日正式实施。“鄂西北(郧西)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基地”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中国城乡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以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与郧西县政府达成战略合作,正是抢抓国家绿色低碳经济转型先机,以“鄂西北(郧西)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基地”项目为载体,以郧西为鄂西北超低能耗建筑产业策源地,由县而市并辐射向鄂豫陕渝四省适宜区拓展,以满足四省区域对绿色低碳建筑材料装备的市场需求,打造跨省域绿色低碳建筑经济产业集群和郧西全新社会经济增长极,使分散在全国的超低能耗建筑材料装备制造企业聚集郧西,使郧西成为湖北省建筑领域“双碳”目标实现的先行区、示范县,为“百千万工程”、“五大百亿集群”、“三区一园”等本县战略布局及关联区域经济发展释放持久动能。 为了进一步加快推动“鄂西北超低能耗零碳建筑材料装备制造工业园区”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建设,现提出了两点落实办法: 一是建议成立专班,确定发起的主体单位,聘请中国城乡建设产业创新协同发展平台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作为指导单位,帮助落实该项目尽快完成可研、立项、融资和启动建设。 二是目前制约该工业园发展的关键是资金问题,破解这个难题的关键钥匙是建立产业基金。建议由金融机构牵头整合政府、企业、证券基金等方面的资源资金,尽早把产业基金建立起来,并开始工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以期尽快推动该项目建成达效。
人大代表
编辑:陈孟兰
审核:周彬彬
出品:文宣部
声明:本平台所有转载文图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为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